最近实验室都在偷偷用AI工具
导师说用不好可能算学术不端?!
整理了超全的「AI科研合规指南」
读研三年总结的血泪经验
【文献综述篇】
别再一篇篇手动看文献了!
推荐工具:
- Elicit - 输入关键词自动生成文献关系图
- Scite - 智能分析文献被引用情况
- ResearchRabbit - 文献追踪神器
小技巧:
用ChatGPT时这样提问:
"请总结2020-2025年关于[你的课题]的5篇顶刊主要结论"
但!一定要核对原始文献!
【代码生成篇】
直接复制生成的代码=学术自杀!
正确打开方式:
- GitHub Copilot - 写代码时的智能助手
- Codex - 解释复杂报错的神器
- Google Colab - 云端运行生成代码
重要提醒:
生成的代码必须:
- 添加详细注释
- 在Methods部分说明使用情况
- 进行充分测试验证
【论文写作篇】
直接把AI生成内容当自己的成果!
合规使用方法:
- Grammarly - 基础语法检查
- Quillbot - 改写复杂句式
- Writefull - 学术用语优化
真实案例:
学长用AI工具一周完成文献综述
不仅没被质疑反而被导师夸效率高
关键是在Methods部分明确写了:
"使用Elicit进行初步文献筛选"
互动时间:
你们实验室允许用AI工具吗?
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