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我—每天一次重新认识肿瘤
化疗期间的过敏症状如何解决?快请通过本文进行了解吧!
化疗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15%,常见的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平是霉素(PYM)、紫杉类、蒽环类、铂类、鬼臼毒类。迄今为止尚未有亚硝脲类和放线菌素D(更生毒素ACT-D)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除L-Asp外,其他化疗药物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1、过敏反应表现
根据Coombs法,通常把过敏反应分为速发型(分为Ⅰ、Ⅱ、Ⅲ型)、迟发型反应(IV型)。多数化疗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都类似于Ⅰ型变态反应,但也不尽相同。
另外,有些过敏反应目前还难以类型简单地列入以上的类型。例如:
1)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支气管痉挛、气喘、躁动不安、皮疹与血管性水肿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该过敏反应与剂量无关,即使小剂量也可引起;
2) 铂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安、发热、皮疹、呕吐、喘咳、呼吸困难、出汗、眼睑水肿、支气管痉挛以及血压下降等;
3) 吉西他滨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过敏性皮疹、瘙痒、偶尔可出现呼吸困难(<10%)、支气管痉挛(<1%)等,极少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药物过敏症状处理原则
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曾或多或少地引起过过敏反应,且大多数过敏反应发生在给药5分钟至半小时内,因此化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
应用化疗药物时,部分药物可通过用药前的预处理用药和脱敏疗法使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但使用任何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时,都必须要常规准备抗过敏反应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多巴胺等)以及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抢救设备。
例:目前紫杉类化疗药仍是治疗妇科肿瘤的有效化疗药物,但其昂贵的价格和严重的过敏反应,限制了临床的应用。以紫杉醇为例,为了减轻紫杉醇的过敏反应,应给予预防性用药,即在化疗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及H受体抑制剂,如甲氢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大大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3、两种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
局部反应以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红斑为多见。一旦出现任何程度的过敏反应,首先应马上停用化疗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直至症状消失,若无效则用氢化可的松25~50 mg和(或)苯海拉明25~50 mg静脉推注,皮肤发红消失后可继续缓慢滴注。
全身性过敏反应:
在用药初始15分钟出现的症状或体征都视为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有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发绀、胸 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颤、腹痛、排便感及焦虑,严重的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
1. 立即停止输注化疗药。
2. 患者取仰卧位,每 2 分钟监测 1 次生命体征直至平稳;然后改为每 5 分钟检测 1 次,共 30 分钟;最后每 15 分钟监测 1 次至正常。
3. 开通静脉通路,静脉输液或生理盐水 100 mL/(m2·h)
4.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0.2~0.5 mg,视病情每 10~15 分钟重复;或缓慢静脉推注肾上腺素 0.5~1 mg,根据情况每 5~10 分钟重复,儿童剂量为 0.01mg。
5. 继而甲泼尼龙 2 mg/Kg 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 250 mg;苯海拉明 1 mg/Kg 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 50 mg。
6. 静脉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20~40 mL 或 5%氯化钙或溴化钙 10 mL。
7. 吸氧、监测指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评价呼吸道水肿变化,做好心肺复苏准备。
8. 必要时可考虑如下急救药:
地塞米松 10~20 mg 静脉注射,解除支气管镜痉挛和水肿;
氨茶碱 5 mg/Kg 静脉注射 30 分钟,扩张支气管;
多巴胺 2~20 μg/(Kg·min) 纠正血压
.....
提示:对于有些化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如果症状不重,可以耐受,那么请不要轻易改动化疗药物,可以依据以上用药物原则对症治疗,化疗期间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
若过敏严重,一般来说,下次应避免再次使用该类化疗药物,必须使用时可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以及脱敏疗法,但仍须谨慎发生过敏。
订阅我—每天一次重新认识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