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VBA只是宏语言而已?
很多人对VBA的印象,还停留在“录个宏”、“自动填表”、“点一下就能跑”的层面,甚至直接等同于“宏语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真的就只是个自动化工具吗?
如果懂一点编程的,可能会经常听到“脚本语言”、“宏语言”、“编译型语言”这些术语绕来绕去,搞得人头大。
其实,通俗点说,宏语言就是能在软件内部录制操作、自动重复执行的工具,比如Excel里录个“点一下格式刷”的操作,它就能批量刷格式。
脚本语言则更像“剧本”,告诉计算机该干啥,一条一条解释着执行,省去了编译安装的麻烦。
但独立的开发工具是什么?那就不是“只会执行简单命令”的小助手了,而是有自己语法规则、逻辑控制、甚至能构建完整应用的“工程师级工具”。
问题来了:VBA到底属于哪一类?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当然是宏语言啊,离了Office,它啥也干不了!”
可真的是这样吗?
VBA不能脱离Office?那微软怎么敢单独授权给WPS?
你以为VBA只能在Office里打打下手,其实它的“出身”远比你想的高贵。
VBA的全名叫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光看名字你就能发现,它和Visual Basic是“一家人”。
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宏脚本,而是从VB精简而来的一个开发环境,只是“驻扎”在了Office里。但它并不等于宏语言本身。
举个例子,很多老牌软件,比如AutoCAD、SolidWorks都支持VBA,这些可不是拿来录个宏就完事的玩具工具,它们用VBA做的事,复杂得让你瞠目结舌。
最有力的证据是:微软愿意把VBA单独授权给WPS等竞品,你说它要真只是个附属脚本,微软会轻易放手吗?
其实,只要你愿意付费,VBA可以嵌入到各种软件产品里,形成自己的开发环境。
这不是脚本语言干的事,这是一个“平台级”的开发能力。
也就是说,VBA并不是只能在Office中生存的“寄生语言”,而是一款具备解释器、语法、封装、函数机制的正儿八经开发工具。
只是恰好Office给它一个栖身之地,并顺手“拿来当宏用”。
WPS能用VBA?别急,其实还有更进一步的选择
在国内,WPS作为Office的最大国产对手,也已经支持了VBA。你没看错,WPS里也可以运行VBA程序,宏录制照样能用。但这说明了什么?VBA早就突破了“只能附着在Office”这个限制。
更有意思的是,国产软件的思路早已不局限于“兼容VBA”,而是在往更高层次的开发模式进化——比如,用类似Excel的方式开发企业级系统,甚至不需要写一行代码。
比如云表跳脱了VBA的范畴,自己研发了电子表格核心,不依赖微软Excel、也不依赖WPS。它支持用中文逻辑、画表格的方式开发系统,普通业务人员也能搭出自己的管理工具。
国内不少企业,像许继电气、恒逸石化等深度使用,构筑一体化数字化平台,各项生产、报表等数据准确率提升了30%
这类平台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脚本语言”是不是已经不够用了?
你或许觉得VBA够用了,但今天的企业、今天的软件开发,可能早就悄悄地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总结
VBA到底是不是宏语言,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你只是用它录个宏、做点自动化,那它就是你的“小脚本”;但如果你能用它封装逻辑、构建界面、自动化复杂流程,那它就是你手里的“开发工具”。
就像我们使用任何工具,真正的问题不是“它是什么”,而是你有没有发现它的潜力。
最后,你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文 | e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