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楠百科网

编程知识、经典语录与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ssm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SSM]毕设文档

摘要:院史是学院文化与发展的重要见证,对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而言,建立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具有重要的保存和传承价值。本文阐述了基于SSM(Spring + Spring MVC + MyBatis)框架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系统实现了对学院历史相关的各类信息,如人物、事件、成果等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检索。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构建以及功能模块开发等环节,打造出一个功能较为完善、操作便捷的院史数据库检索平台。经测试,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院史信息的检索和管理需求,为学院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SSM框架;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优秀校友事迹、重大科研成果、教学改革的历程等。这些院史资料是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师生、传承学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纸质资料保存方式存在易损坏、检索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信息时代对院史资料高效利用的需求。因此,开发一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实现院史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和便捷检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SM框架的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将学院的历史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使师生能够轻松获取所需的院史资料。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学院的历史文化,还能为学院的宣传、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知名高校和机构早已重视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史或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这些系统通常具备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资料检索和展示。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部分高校的院史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档案阶段,数字化程度较低。对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而言,专门针对院史的数据库检索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还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本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1.4 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对相关的SSM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接着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随后阐述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并进行系统测试。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技术简介

2.1 SSM框架概述

SSM框架由Spring、Spring MVC和MyBatis三个开源框架组成。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Java开发框架,提供了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切面编程)等核心功能,能够有效地管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Spring MVC是Spring框架的一个模块,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它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将业务逻辑、数据处理和界面显示分离,使系统的结构更加清晰。MyBatis是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能够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

2.2 其他相关技术

在前端开发方面,使用了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结合Bootstrap框架,实现页面的布局和交互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数据库选用MySQL,它具有开源、高性能、易用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对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需求。

三、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不同权限的用户(如管理员、普通师生)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不同,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师生主要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查看。

院史数据管理:实现对院史相关数据的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数据类型涵盖人物信息(如校友信息、教师信息)、事件信息(学院重大活动、科研成果等)、图片和文档资料等。

检索功能: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院史信息。

数据展示: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展示检索结果,对于图片和文档资料,提供预览功能。

系统设置: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进行设置,如系统的标题、版权信息等。

3.2 非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系统应具备较快的响应速度,在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时,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检索结果的返回时间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靠性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数据丢失和错误。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够处理一些异常情况。

安全性需求: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和授权,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和操作。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易用性需求:系统的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操作流程应简单易懂,方便用户使用。

四、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表现层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基于Spring MVC框架实现,处理用户的请求和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层采用MyBatis框架,实现与MySQL数据库的交互,完成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4.2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主要包括用户表、人物信息表、事件信息表、图片资料表、文档资料表等。各表之间通过外键关联,建立合理的关系模型。例如,人物信息表和事件信息表可以通过人物参与事件的关系进行关联,图片资料表和文档资料表与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表建立关联,以便实现数据的完整存储和高效检索。

4.3 功能模块设计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密码修改、权限分配等功能。用户注册时,需要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并设置登录密码。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如普通师生只能进行信息检索和查看,而管理员可以进行数据的全面管理。

院史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人物信息管理、事件信息管理、图片和文档资料管理等子模块。管理员可以在相应的页面进行数据的添加、编辑和删除操作。例如,在人物信息管理子模块中,可以添加校友或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主要事迹等信息。

检索模块:提供关键词检索和分类检索两种方式。关键词检索允许用户输入任意关键词,系统在所有院史数据中进行模糊匹配,返回相关的结果。分类检索则按照数据的类型(如人物、事件、图片、文档)进行分类,用户可以选择相应的分类进行检索。

数据展示模块:根据检索结果,以列表或详情页的形式展示数据。对于图片资料,提供缩略图展示和点击放大预览的功能;对于文档资料,提供在线预览或下载的功能。

系统设置模块:管理员可以在该模块设置系统的基本参数,如系统名称、版权信息、联系方式等。

五、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搭建

本系统使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选用IntelliJ IDEA。服务器采用Tomcat,数据库为MySQL。在开发环境中配置好SSM框架的相关依赖和配置文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2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在用户注册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邮箱等信息,提交表单后,系统对输入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如用户名是否已存在、密码是否符合复杂度要求等。验证通过后,将用户信息插入到用户表中。用户登录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用户表中进行查询验证,验证成功后,将用户信息存储到Session中,实现用户的登录状态保持。

5.3 院史数据管理模块实现

以人物信息管理为例,管理员在人物信息管理页面,可以添加新的人物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详细事迹等。系统将接收到的数据封装成对象,通过MyBatis将数据插入到人物信息表中。在编辑和删除操作中,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人物记录,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或删除操作。

5.4 检索模块实现

关键词检索功能通过在后台构建SQL语句,使用LIKE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系统将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与数据库中的相关字段进行匹配,返回符合条件的记录。分类检索则根据用户选择的分类,构建相应的SQL查询语句,从对应的表中检索数据。

5.5 数据展示模块实现

根据检索结果,系统将数据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在页面上。对于每条记录,提供查看详情的链接。在详情页中,根据数据的类型,以合适的方式展示数据内容。如对于图片,使用HTML的img标签进行展示,并提供放大预览的功能;对于文档,供在线预览或下载的链接。

5.6 系统设置模块实现

管理员在系统设置页面,可以修改系统的基本参数。系统将修改后的参数更新到数据库中,下次系统启动时,读取更新后的参数进行显示。

六、系统测试

6.1 测试方法

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黑盒测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白盒测试则关注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对代码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6.2 测试用例设计

针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详细的测试用例。例如,对于用户注册功能,设计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注册、用户名已存在、密码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对于关键词检索功能,设计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测试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3 测试结果分析

经过全面的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均能正常运行。在性能方面,系统的响应速度满足要求,在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并发访问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在安全性方面,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有效,防止了非法用户的访问。同时,系统的易用性也得到了验证,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七、总结

7.1 研究成果总结

本文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SM框架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史数据库检索系统。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院史数据管理、检索、数据展示和系统设置等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对院史信息的检索和管理需求。通过数字化管理,有效地保存和传承了学院的历史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院史信息获取平台。

7.2 存在的不足

虽然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系统的界面设计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美观度和用户体验;在数据检索方面,对于复杂的检索需求,检索算法的效率还有待提高;系统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如增加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

7.3 未来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系统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优化界面设计,采用更加现代化的UI设计风格;研究更高效的检索算法,提高复杂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扩展系统的功能,增加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可以将系统推广到其他学院或高校,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