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
使用二维数组存放数值,t 来实现累加。通过两个循环变量来实现对螺旋方阵的实现。即改变 t 存放的位置
变量 x 控制行,变量 y 控制列。↑
2025年08月27日
解题思路:
使用二维数组存放数值,t 来实现累加。通过两个循环变量来实现对螺旋方阵的实现。即改变 t 存放的位置
变量 x 控制行,变量 y 控制列。↑
2025年08月27日
C语言中的数组是由同一类型一个或多个数值构成,它也是一个变量,但与普通的变量不同,数组表示的是一系列在内存中连续的值,它除了拥有变量的类型之外,还有另一个属性,称为数组的大小,表示数组所存储的数值的个数。通常我们称数组中的每一个数值为元素,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称为索引(或下标)。下面的代码定义了一个含有10个整型数值的数组,名称为nums。
int nums[10];
数值的声明使用了中括号及其对应的数组大小,当定义了数组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数组了,数组中的各个元素可以使用索引单独访问,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对应的索引为0,之后索引值逐次加1,每一个数组元素的用法与同类型变量相似。下面的代码对数组nums中的第一个元素赋值为0;
2025年08月27日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会提供数值运算功能,C语言也不例外,其提供的基本数值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求余运算,在C语言中,我们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称为操作符)对指定数目的数值(称之为操作数)执行对应的数值运算就可以求出对应的结果,以上五种运算符号在C语言中的表示及其含义见下表1。
2025年08月27日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编程语言中我们系统的内存分区是什么样的,这一部分在面试和笔试的时候是考察的一个重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片。
对于大多数程序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系统的内存分为3个部分:堆、栈和静态区,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书籍也没有把内存讲解清楚,导致初学者总是分不清楚,初学者趋势不用划分地很细致,接下来我们都来分别讨论一下各个区内存的作用:
2025年08月27日
学习一下C语言读取文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ILE *pWriter = fopen("hello.txt", "w"); //打开或新建hello.txt
if (pWriter == NULL)
{
printf("创建或打开文件失败!");
return 0;
}
fputs("hello world!", pWriter); //在pWriter文件流写入内容"hello world!"
fclose(pWriter); //关闭文件,从缓冲区将内容写入到文件中
system("pause");
return 0;
}
2025年08月27日
在 C 语言中,*p 是一个指针操作,表示访问指针变量 p 所指向的内存地址处的数值,即获取该地址处的值。这个过程也称为取值(dereferencing)。
2025年08月27日
C源程序是由函数组成的。虽然在前面各章的程序中大都只有一个主函数main(),但实用程序往往由多个函数组成。函数是C源程序的基本模块,通过对函数模块的调用实现特定的功能。C语言中的函数相当于其它高级语言的子程序。C语言不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库函数(如Turbo C,MS C都提供了三百多个库函数),还允许用户建立自己定义的函数。用户可把自己的算法编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函数模块,然后用调用的方法来使用函数。可以说C程序的全部工作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函数完成的,所以也把C语言称为函数式语言。